中文 English

中文

English

“车技最猛”的大佬

日期:2024-12-10 09:20:58     来源:扑克王app官网下载

  他就是生于安徽无为县的王传福,在成为“车神”之前,命运给他的剧本极为凄苦。

  13岁丧父,16岁丧母……父亲留下的唯一财产,是一座破旧的三间瓦房,还在一次暴风雨中坍塌了。

  双亲走得太急,对王传福影响很大,他变得更沉默寡言,在邻居眼中,就是个“哑巴子”。

  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,留给王传福的只有难言的伤感,还有必须要出人头地的决心。

  1987年,21岁的王传福从中南工业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系毕业,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。

  读研期间,王传福更加刻苦,全部精力都放在电池研究上面,5年后,26岁的王传福,被破格提拔为研究院301室副主任,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处长。

  第二年,研究院在深圳成立比格电池有限公司,王传福又被委任为总经理,到深圳履新时,经济特区的“大场面”,让王传福拓宽了视野。

  当时,手机还是新鲜事物,一部大哥大能卖两三万元,王传福忽然意识到,日后手机普及必然是时代趋势,而手机充电池的需求也会与日俱增,正好撞到自己专业“枪口”上。

  而且,当时中国,还未出现拥有二次充电电池独立知识产权的企业,国外的废旧电池,在国内都是香饽饽。

  1995年,29岁的王传福,向做投资管理的表哥借了250万元,注册成立比亚迪科技有限公司,领着20多个人,在深圳莲塘的旧车间开始创业生涯。

  在当时,一条镍电池产线的投入,都要一两亿美金,王传福的250万,塞牙缝都不够。

  没有生产电池极片的分割机,王传福自己设计搞定;没有真空无尘的生产车间,王传福设计出真空无尘的密封箱,操作工把手伸进去就可以生产……

  用这种方式,王传福仅花费100多万元,就建成一条日产4000个镍电池的生产线。

  这让比亚迪电池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,比日本竞争对手低了40%;此外,王传福还从上游材料供应商下手,利用研发技术优势,又把原材料成本降低40%。

  1995年下半年,靠着成本优势,比亚迪迅速取代日本三洋,成为台湾省最大的无绳电话制造商大霸的电池供应商。

  到了1997年,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,全球电池产品价格暴跌20%到40%,大牌电池厂商哀鸿遍野。

  比亚迪却因成本优势,强势逆袭,镍电池销量达到1.5亿块,飙升至世界第四位;紧接着,比亚迪又开始为摩托罗拉、诺基亚、索爱和三星等公司,设计和生产手机配件。

  创业3年,王传福的比亚迪,成长为年销售近亿元的中型企业,他也成为风光无限的“电池大王”。

  有人将比亚迪的成功模式,称之为“小米加步枪”,利用“人海战术”,打败了设备自动化。

  2002年,比亚迪在香港主板上市,第二年,毫无从事汽车生产经验的王传福,居然要进军汽车领域。

  外界的阻力并没有劝退王传福,这一年,比亚迪以2.69亿元,收购西安秦川汽车77%的股权。成为继吉利之后,国内第二家民营轿车生产企业。

  当外界的质疑纷至沓来时,王传福想的早已不是干不干的问题,而是怎么干的问题。他看好汽车领域,就铁了心要干。

  王传福的自信,源自于电池领域的成功。他希望能将这个成功模式,复制到汽车领域,并利用自己电池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,能和汽车结合起来。

  彼时,富士康已是手握几十亿美元订单的世界级代工航母,王传福与之相比,不过是一家手机电池的小企业。

  但此行之后,富士康400多名干部先后跳槽到比亚迪,大量泄露……而另一边比亚迪快速复制出了多条生产线,产量快速提升。

  郭台铭怒从心中起,以窃取商业机密为由,将比亚迪告上法庭。但比亚迪否认了所有指控,业务继续高歌猛进……

  短短几年间,王传福的产业链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更新迭代,并成为富士康的一名劲敌。

  郭台铭气急败坏,捶胸顿足不停骂人,并开始将富士康工厂大量内迁,催生了富士康郑州工厂、成都工厂等。

  当年3月14日,据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发现,该案可能涉及犯罪,需要追究刑事责任。

  富士康撤销对比亚迪的民事诉讼,转为刑事诉讼,3月20日,比亚迪前执行董事兼副总裁夏佐全被拘留。

  另外两位原富士康主管,先后被判处1年到4年不等的有期徒刑。比亚迪迅速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,获刑员工在定罪前,已和公司解除劳动关系,属于个人犯罪,和比亚迪无关。

  除了几名员工被判刑外,比亚迪全身而退,郭台铭并没有讨到任何便宜。所以,日后,他一谈及比亚迪,就气不打一处来:

  “山寨顶多只是抄袭、模仿外观,有人查还会躲躲藏藏。比亚迪不只是抄袭,甚至派商业间谍窃取我们的资料,然后毁灭证据。”

  譬如比亚迪的F3车型,无论外形和内饰,都和丰田花冠十分相似,但价格却低了一半。

  据说,F3在早期销售阶段时,一些4S店都有帮忙“换标”的工作人员,只要你买了F3,再加上几百块钱,他们就帮你换上丰田的车标。

  “据说王传福买了好几辆宝马,让手下技术人员拆。大家都不敢,王传福抡起锤子先砸了上去。然后说,好了,你们能开始了。”

  每年,比亚迪都花费数千万元,购买世界各地上市的最新车型,用来拆解和学习。

  在比亚迪的深圳坪山基地,经常能看到挂着“试”字车牌的高级轿车,这中间还包括:奔驰、宝马、雷克萨斯、本田、丰田,应有尽有……

  毫无争议的是,模仿和学习,是熟悉这一领域最快的捷径。但王传福对自身的“山寨”行为,却振振有词。

  曾有业内资深人士,参观比亚迪汽车研发中心,吃惊地发现,实验设备只有一两台是进口的,其余全部是根据进口设备仿制的。

  比亚迪F3上市那年,奇瑞曾买了一辆样车进行研究,得出的结论是,F3不过是对丰田花冠的拙劣模仿,无论是外形、工艺和配套,都不是奇瑞的对手。

  然而几年后,奇瑞幡然醒悟,原来那个瞧不上的比亚迪,已经成长为一位可怕的对手了。

  本土民营车企,以模仿起步的不少,但很多都因知识产权和市场压力,败下阵来,比亚迪是如何突破这一困局的呢?

  第一,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拳头产品上;第二,选择市场爆款车型“模仿”;第三,成本和质量控制严格,学习能力强。

  最关键的是,比亚迪专门成立了一个百余人的知识产权团队,专门用来规避知识产权。

  “我们每年要拆很多车,有专利就规避掉,没有就拿来用,并做好了打官司的准备,而且百分之百不会让对手赢。”

  可想而知,比亚迪能打赢三洋、索尼和富士康的官司,这个团队一定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
  当然,比亚迪也绝非是单纯模仿,光是2006年,比亚迪就申报了1200个专利,在全国专利排名第七。

  “我的骨子里就是觉得中国人就是能干,只要给中国人机会,绝对是全球一流的公司,什么都能做成一流的。”

  比亚迪的工程师,集多功能于一身,不仅要设计车身,还要设计引擎、空调、灯具、安全带、安全气囊以及电子科技类产品等等。

  “2015年,在乘用领域比亚迪要做到中国第一;2025年要做到世界第一。”

  这一年,巴菲特派助手参观深圳比亚迪电池车间,吃惊地发现,一排排工人坐在操作台前,如同18世纪的纺织女工一样,仅靠简单的机器和双手,就包装出成千上万的电池。

  当然,吸引巴菲特投资的,不仅仅是因为比亚迪公司本身,更重要的,是王传福的个人魅力。

  为了验证自己公司电池的环保性,王传福曾当着巴菲特继任者的热门人选之一、中美能源公司董事长戴维·索科尔的面,喝下自己公司制造的电解液。

  还是2008年,巴菲特不顾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,打破了自己对高科技产业退避三舍的投资准则,买入比亚迪10%的股份。

  头顶“股神”巴菲特光环的比亚迪,也很给力,2009上半年,净利润同比大增98%,其中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大增133%。

  在镍镉电池、镍氢电池和锂电池领域,比亚迪分别斩获全球第一、第二和第三排名。

  2009年,43岁的王传福,身价如火箭般猛蹿102位,成为胡润百富榜的“新科首富”。

  他出行不坐头等舱,和妻子孩子住在比亚迪宿舍里。王传福也说过和马首富类似的话,“我对财富没什么兴趣。”

  首富和巴菲特这两个光环,给经销商们打了一剂强心针,“当初,在一类城市大家不愿意代理比亚迪,而现在很多人争着做。”

  还是2009年,因充电器插入插座,存在触电风险,诺基亚全球共召回1400万个问题充电器,作为诺基亚头号代工的比亚迪,将承担此次问题的全部费用。

  发布电动车F3DM时,吉利集团的李书福,很想知道“冤家”的产品好在哪里。但他即便动用了关系,想团购F3DM,均被王传福拒绝。

  这个说法,遭到众多业内人士质疑:“国际上恐怕只有比亚迪电动车不让同行试驾。”

  不管外界如何评说和猜测,王传福依然行事低调,闭口不言。但如果谈及自己的梦想,话匣子立马就打开了:

  “开始我仅仅是为了生存,公司不垮掉就行。后来就有一些社会责任感,思考怎么样用比亚迪的技术改变这样一个世界,让空气更清洁,让战争更少……减低对油的依赖,不就减少了战争吗?这就是BYD,这是我们要成就的梦想,我们有能力成就这个梦想。”

  约400名销售员工因不满被优化岗位、没有正真获得合理赔偿,开始通过微信、QQ群等方式,在网上爆料。

  过去开会,99%的时间都在谈产能,会议结束时,才会花2分钟时间谈一谈品质问题。

  由于比亚迪在汽车细致划分领域,全线两款车型杀出重围,其余均沦为一堆“烂尾楼”,导致毛利率同比大幅度地下跌90%左右。

  为了降低资本开支,过去庞大的经销商网点、经营销售团队,由销售利器,变成尾大不掉的包袱。

  比亚迪汽车销量迅速增加时,销售经理基本就2个任务,一是拼命开拓渠道,二是加大经销商库存量。

  后来,经销商团队慢慢的变大,新的经销商为了后来者居上,开始打起价格战,你降价,他也降价,疯狂内卷之后,“只有赔钱卖车,卖车价还没进价高。”

  “如今我们要为过去犯下的错误买单。当时的销售战略是重经销商数量,忽视了经销商质量,埋下了错误的种子”。

  2011年,有消息传出,上头出台限行法规,车市将和楼市看齐,“金九银十”销售遇冷,导致汽车股集体下挫,比亚迪跌破18元发行价,王传福身价缩水100多亿元。

  但此时的王传福,依然坚定初心,要打造自己的新能源产业帝国,并制定了以新能源汽车、太阳能电站和储能电站为主导的新能源规划。

  有人分析,一旦王传福完成新能源全产业链布局,比亚迪将垄断中国新能源产供销研整个价值链。

  2014年,比亚迪以颠覆者姿态,发布542战略,即百公里加速5秒以内,极速电4驱,百公里油耗2升以内。

  之后,比亚迪一路高歌猛进,先后推出秦、唐、宋、元四款产品,成为全世界新能源车市场化车型最多的车企。

  王传福说,汽车行业属于规模经济,谁先跨过年产销10万辆的门槛,谁就能在成本上占据非常大的优势,压制其他车企发展。

  此外,走在最前面的企业,也将成为国家扶持政策的最大受益者,还可以影响政策制定。

  果然,他此前吹过的很多牛逼,都实现了。到2023年底,全球纯电汽车市场中,中国占据了58%的份额,而比亚迪也一跃成为销冠。特别是仰望U8等高端车型推出后,比亚迪的自主创新之路也有了新标杆……

  今年以来,比亚迪为首的新能源领域价格大战,更是在汽车市场卷起了沙尘暴,卷得传统车企节节败退,有些国外车企打不过只得宣布退出价格战,而某些国家直接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100%关税……

  在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和辅助驾驶技术上,比亚迪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,这是时代的挑战,更是王传福必须面对的新课题。下半场,对于“车神”王传福来说,飙的不单单是车速,更是高科技和高质量。

  本文作者:万小刀,写明星、写八卦,有凭有据;形象正、影子斜,皆由自取,欢迎关注@万小刀头条号

  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  114-106!库里30+8,爱德华兹27分,勇士逆转终结森林狼4连胜

  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
  连路都不会走的新疆小朋友,听到音乐竟跟着舞动起来,网友:果然有些东西是在基因里的

  小宝宝带小铲车下楼玩雪沒想到雪都化了小孩设备买了 工程却沒了网友情绪到位!建议纳入北影教材

  她太爱摸了,摸了就吃东西,也怕小狗咬到她,狗狗在孩子心里是她一生的玩伴

  妹妹教哥哥读英语,奈何哥哥一口英语太魔性,网友: 谁辅导作业谁“疯”!

官方微信

扑克王app官网下载 | 京ICP备17047215号-1